贺龙故乡的长征记忆
10:05
贺龙的故乡——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作为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无数可歌可泣的长征记忆。
1935年11月,为策应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的长征,红二、六军团在桑植县刘家坪的干田坝和瑞塔铺的枫树塔分别召开突围誓师大会。万余名红军战士从这里出发,告别湘鄂川黔根据地,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
长征期间,桑植的百姓与红军鱼水情深。桑植县档案局至今保存着一叠长征期间红军写给老百姓的收条,上面记录着“收到瑞市区政府米肆斗陆升”等字样。在横塘湾村,几十户老百姓屋屋相连、家家相通,这里成了不能随军转移的伤兵们的“农家医院”。屋旁的小山岭上有人放哨,一旦有敌军动静,老百姓们就利用屋屋相连的优势,将伤兵转移藏匿。他们把伤兵当儿子一样保护,为红军伤员的生存和康复付出了巨大努力。
贺龙家族更是为长征作出了巨大牺牲。从北伐革命到红军长征胜利这段时间,仅贺姓英烈就多达89人。红军长征开始后,在“诛灭贺龙九族,鸡犬不留”的叫嚣声中,“铲共”义勇队和“清乡”队对洪家关疯狂烧杀屠戮。贺氏族人被杀害者众多,外逃他乡的也有36户。但敌人的残杀并没有摧垮贺龙故乡人的革命意志,桑植的青壮年,无论男女,能扛枪打仗的,几乎全都参加了贺龙的队伍。
在长征途中,也有一些与贺龙故乡相关的特殊经历被传为佳话。1936年7月,贺龙率领红二方面军到达噶曲河,部队缺粮严重。贺龙拿出自己的渔具钓鱼,还让铁匠做鱼钩发给战士们,大家一起钓鱼充饥。时任第二方面军副政治委员的关向应感慨,这是古今中外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场景。
贺龙故乡的长征记忆,是一部军民团结、共赴国难的壮丽史诗,也是一座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不朽丰碑。这些记忆激励着后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勇往直前,不懈奋斗。
上一篇:毛主席的乡情与信念
下一篇:彭德怀为韶山抗战注入铁血精神